【服务文化故事】
小郭敬礼
肖华
小郭是谁?
他是装配车间三班的钳工。24岁,胖墩墩的透着几分可爱。
小郭向谁敬礼呢?他一不是军人,二不是民兵。但他是真敬礼了,向我们的用户敬礼。一个“礼”缓和了关系,“化冰”成水。
2012年1月,南山矿使用我公司135掘进机。掘进队临时组合,对设备不熟悉,使用中一点正常的情况也要推到厂家身上。项目部总是认为我公司产品质量不如其他厂家。
在当时情况下,过多的解释用户根本听不进去。项目部的一位姓田的师傅尤其对我们有看法。他对服务人员的辛苦视而不见,也不说自己的队伍不会使用。
配件里带着截齿,服务人员也在项目部库房看到了截齿桶。一天夜里,老田打来电话,“你们为什么没截齿?”电话里回答了他,他不信。带队人员打着手电和一名服务人员步行二十分钟到了井口的调度室。备件库的东西刚倒腾了地方,截齿桶不知道弄到哪里!服务人员心里有数,安慰他,“你别着急,肯定有?”老田还在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是没有给他们。我们的服务人员终于在一个角落里找出了截齿桶,打开了让老田看。借此事,带队人员说,“我们的服务请你放心。”老田信了,“我把它当做油桶了!”当即安排人员拿截齿去井下更换。
这件事扭转了老田对我们的看法,他以前的“过激”言语那么多,这次主动让我们坐坐,暖和暖和。“我以前搞炮掘的,对掘进机不熟悉,这么晚了,你们走这么远的路下来。”老田态度缓和了,但是总是别不过劲来。
又一拨服务人员走了,最后是小郭服务完别的矿转到南山矿。带队和小郭要去下井,在调度室见到了老田。带队介绍了郭凯后,意想不到,郭凯两腿一并,啪地给老田敬了一个礼,“田师傅好,小郭给你敬礼了!”这个“礼”敬的老头眉开眼笑,他平时都是训人了。老田笑着说,“这小伙子好!”
这个“礼”给了老田一个“台阶”,他也知道我们的服务人员很辛苦,多晚都随叫随到,那一段总下雪,半夜一两点服务人员踩着厚厚的雪在没有灯的山村走下去,步行二十来分钟,井下还有2000多米的巷道完全步行。他心里是有数的。
“坚冰”化了。
服务队组织了几次理论培训和现场培训,没事儿了就在矿工们宿舍一起聊设备,帮助掘进队掌握了使用技巧。维护保养也按要求做,设备正常运转了。
服务有了时日,考虑服务成本,服务队该撤了,但是,项目部经理就是不表态。他私下征求老田的意见,“他们能走吗?”
老田说,“没事儿了,走吧。”
服务队撤出了南山矿,走前,大家去井口调度室看望老田,和他握手告别,老田操着山西话笑着说,“以后,常回家看看。”
结语: 服务中的沟通能力决定着服务效果,针对不同的用户(服务对象)就得采取不同的形式。一个药方看百病,肯定不行!只有“对症下药”,才能保证效果。服务中“灵活”应对各种性格的服务对象,把握细节和节点,就能取得完美的效果。